一、斜管絮凝沉淀池介绍
定义与结构
斜管絮凝沉淀池是一种基于浅层沉淀理论设计的固液分离设备,由沉淀池、斜管组件、污泥收集器、进出水口等核心部件组成。其核心结构为密集排列的蜂窝状斜管或斜板,倾斜角度通常为60°,通过增大沉淀面积、缩短沉淀距离提升效率。
工作原理
浅层沉淀原理:通过分层或分格设计,将沉淀池分解为多个浅层单元,显著减少颗粒沉降时间。
层流效应:斜管内水流呈小水力半径层流状态(雷诺数约200),减少水流扰动,促进颗粒沉降。
絮凝增强:水流通过斜管时,悬浮颗粒因碰撞发生再凝聚,形成更大絮体加速沉淀。
技术特点
高效性:沉淀效率比传统沉淀池高3-5倍,处理时间短。
紧凑性:单位面积处理能力大,占地面积小。
适应性:可处理含悬浮物浓度范围广的污水,抗冲击负荷能力强。
二、主要应用行业
斜管絮凝沉淀池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
市政与工业污水处理:
电镀废水:去除铬、铜、锌等重金属,去除率超93%。
煤矿废水:浊度从1600mg/L降至5mg/L。
印染/漂染废水:色度去除率70-90%,COD去除50-70%。
化工废水:COD去除60-70%,悬浮物达标排放。
食品/皮革废水:COD去除60-80%,杂质去除率超95%。
给水处理: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净化,去除悬浮物及胶体颗粒。
雨水处理:处理雨水径流,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冲击。
其他行业:
电厂水处理:采用上向流斜管设计,提升水质稳定性。
城市污水厂:作为初级或二级处理单元,减轻后续工艺负荷。
三、典型工艺流程(示例)
进水→絮凝区→斜管沉淀区→清水排放/回用
污泥浓缩→排泥管→污泥处理系统
注:具体工艺根据水质特性调整斜管倾角、流速等参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