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体化净水设备不达标的主要原因

发布时间:2025-03-24 

点击量:348

一体化净水设备污水处理不达标的主要原因
一、‌设计与设备问题‌

设计缺陷‌

设备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(如负荷设计偏差、流程设计不足),导致处理能力与水质不匹配‌。
曝气系统设计缺陷(曝气盘数量不足、曝气不均匀)或反应时间不足,影响污染物去除效率‌。

设备运行异常‌

膜污染‌:MBR膜因无机沉淀、有机物或微生物污染导致通量下降,产水量减少‌。
管道堵塞‌:氧化池、沉淀池等管道被脱落的生物膜或填料堵塞,影响水流和污泥排放‌。
二、‌工艺控制不当‌

曝气与溶解氧异常‌

曝气过度引发污泥老化,或溶解氧过低导致污泥反硝化,影响微生物活性‌。
曝气池末端溶解氧不足(如低于2mg/L),导致硝化反应不完全,氨氮去除率下降‌。

污泥管理问题‌

污泥浓度(SS)过高或污泥龄过长(超过30天),导致污泥沉降性能差、跑泥现象‌。
沉淀池污泥未及时排泥,污泥回流比例失衡,影响处理稳定性‌。

药剂使用不当‌

絮凝剂(如PAC、PAM)投加量不足或过量,导致混凝效果差或污泥脱水困难‌。
消毒剂(如二氧化氯)投加不稳定,杀菌不彻底或余氯残留超标‌。
三、‌水质与操作因素‌

一体化河水处理设备

进水水质波动‌

原水浊度或污染物浓度突变(如COD、氨氮骤升),超出设备处理负荷‌。
工业废水占比高时,碳氮磷比例失衡(未满足100:5:1),抑制微生物代谢‌。

操作管理疏漏‌

未定期校准仪表或清洗探头,导致监测数据失真‌。
未及时调整加药浓度、排泥周期或反冲洗频率,设备长期低效运行‌。

环境条件影响‌

水温过低(<10℃)或过高(>40℃),降低微生物活性,影响脱氮除磷效率‌。
进水pH值波动大(超出6.5-7.5范围),破坏生化反应平衡,导致沉淀池浑浊‌。
四、‌其他关键原因‌

预处理不足‌

未有效去除油脂、悬浮物或重金属,导致后续工艺超负荷运行‌。
表面处理废水含乳化剂等成分,干扰混凝沉淀效果,造成悬浮物残留‌。

维护缺失‌

滤料流失或性能下降未及时更换,过滤效率降低‌。
反冲洗操作不规范(如滤料膨胀高度失控),导致滤层结构破坏‌。

典型问题对应措施示例‌

有机物超标‌:检查碳氮磷比例,补充营养盐;调整曝气量和污泥龄‌。
氨氮超标‌:优化硝化工艺,延长曝气时间,控制溶解氧浓度‌。
SS超标‌:加强排泥频率,投加助凝剂,修复曝气系统‌。

评论已关闭。
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8053683502

微信咨询
潍坊远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返回顶部
×潍坊远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
No:87044
关闭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加好友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