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体化净水设备使用操作流程
一、前期准备
设备安装与检查
选择平整、坚实场地进行基础施工,确保设备稳固安装,并连接进水管、出水管、排污管等管道,检查阀门、仪表及配件完整性。
加注药剂:向加药装置中添加絮凝剂(如聚合氯化铝)、消毒剂等,根据水质调整加药浓度(通常为4-15%)。
初次冲洗
启动前用清水冲洗设备内部,开启进水阀门冲洗至出水清澈,排除杂质和空气。
二、启动与运行
设备启动
开启进水阀、出水阀,启动进水泵,逐步调节流量至设备允许范围。
同步启动加药装置和消毒装置(如二氧化氯发生器),根据原水浊度调整絮凝剂投加量(低浊水投加量少,高浊水需联合助凝剂)。
水质监测与调整
运行45分钟后检测出水水质,调整混凝剂和消毒剂投加量,确保出水浊度≤1NTU。
观察矾花形成情况,若沉淀后浊度>20mg/L或滤后浊度超标,需调节加药量或启动排泥/反冲洗。
三、日常操作与维护
全自动运行
设备支持自动过滤、加药、排泥及反冲洗,通过清水池液位或虹吸反冲管水位触发自动控制(如排泥周期约24小时,反冲洗周期约12小时)。
手动操作要点
排泥:定期开启排泥阀,观察泥水变清后立即关闭,保持反应区活性污泥浓度。
反冲洗:
重力式设备:关闭清水阀→开排污阀、反冲阀→冲洗至滤料膨胀高度可控→关闭排污阀→重启运行。
动力式设备:关闭出水阀→启动反冲泵→开排污阀、反冲阀→冲洗后关闭反冲泵→恢复运行。
四、停机与维护
正常停机
先关闭水泵和计量泵,再关闭出水阀;长时间停用需排空污泥、清洗滤料,并注满净水装置。
滤料维护
定期检查滤料截污能力,流失时及时补充,性能下降时更换新滤料。
关键注意事项
水质适应:原水浊度宜≤500NTU(短时可处理1000NTU),高浊水需投加聚丙烯酰胺(PAM)辅助絮凝。
防腐措施:海水等腐蚀性水源需采用碳钢材质防腐处理。
安全操作:反冲洗时严格控制滤料膨胀高度,防止跑料;虹吸反冲洗需确保真空度形成。
流程图示例
进水→混凝加药→沉淀→过滤→消毒→清水池→出水
反冲洗→排污→重启